首页
直播
世界杯
景点赛事
中超看点
热门赛事
登录
注册
首页
世界杯
正文
马拉松“越办越多” ,盲目跟风暴露多重问题
世界杯
2025-06-19
6
0
本文目录
[
隐藏
]
记者近日在全国多个省区市采访发现,在马拉松引流作用大、提振赛事经济消费和城市品牌影响的高预期中,各地尤其是县区级举办各类马拉松赛事的热情持续高涨。业内专家指出,马拉松并非引流“神药”,部分地区缺乏科学办赛理念,盲目跟风办赛,可能造成公共资源被占用、财政资金浪费等问题。他们呼吁,“上马”应与城市发展适配,只有找准自身特色,通过良性商业化运营,才能更好发展赛事经济。 冷热不均 2024年,全国范围内共举办路跑赛事749场,其中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330场,总赛事规模达704.86万人次,各项数据均较2023年有所增长,其中参赛人次增长近百万。2025年仅第一季度,全国已举办的中国田协认证赛事就超百场。 记者梳理发现,头部赛事引流效果明显,无论是报名人数还是拉动消费能力都节节攀高。以武汉马拉松和无锡马拉松为例,根据统计,2025年两地马拉松报名人数都超过40万。其中,无锡马拉松直接带动餐饮、住宿、旅游等周边产业效益5.05亿元,同比增长78.2%,创历史新高;外地跑者对武汉马拉松的拉动总效应为2.98亿元,同比增长40.2%。 值得注意的是,“县城马拉松”越办越多。今年3月30日,32场认证赛事中超过20场是区县级办赛。多家受访的路跑赛事运营公司表示,越来越多区县加入“办马”大军,主要还是出自对马拉松引流、提升城市形象、提振消费的渴望。 “办一场马拉松就是一场‘战役’,对提升地方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也有好处。通过举办路跑赛事,可以磨合域内各部门的合作,考验和培养基层年轻干部。”西部一位运营过马拉松比赛的体育公司负责人称,这也是县市区等基层青睐举办路跑赛事的原因之一。 不过,记者采访发现,路跑赛事冷热不均的情况较为严重。一位西安跑者在2025年初曾报名重庆马拉松、武汉马拉松、西咸新区半程马拉松、兰州马拉松等一系列赛事,结果全都没有中签。数据显示,2024年西安马拉松半程马拉松项目的“中签率”不足8%。“一签难求”之下,“伪造参赛号码布”“违规高价转让路跑赛事名额”等乱象时有发生,败坏了赛事的赛风赛纪。 另一方面,有相当比例的马拉松目前报不满名,既吸引不到跑者,也缺少专业公司运营。以2024西部某马拉松为例,全马6000人、半马10000人的预计规模,只有1703人参加全马、7615人参加半马。业内人士表示,当地还算有些旅游资源,尚且如此惨淡,其他小地方的小型路跑赛事可想而知,个别地方甚至会向企事业单位“摊派”多余的参赛名额。
马拉松参赛选手正在比赛中。资料照片 过度投入 作为一项参与性体育赛事,马拉松在提振消费、推广城市、打造城市品牌等方面有较大作用。但不少地方政府只看到了短期效益,却忽视了自身的资源禀赋与现实条件,盲目跟风办赛。 业内分析认为,一哄而上举办马拉松赛事,背后折射的是一些地方急功近利的心态。一位业内人士直言,马拉松虽有明显的拉动效应,但目前有些统计“全凭一张嘴”,一些小地方报的数据,动辄千万上亿,甚至“赶超”一些头部赛事。 实际上,盲目追求高规格“国际化”,极易出现“富贵病”。目前除极少数马拉松外,多数赛事仍需财政资金投入。西部某运营公司负责人说,目前半马中标金额在100多万元(B类赛事)到300万元(A类赛事)不等,全马一般招标价能到400万元到600万元。一些县区市办赛动辄向域内中小企业摊派、分配赞助任务,给企业正常运转平添资金压力。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说,现在很多主办方会对着顶级赛事“抄作业”,初衷是好的,但很容易造成盲目投入。过度追求世界田联标牌、砸大几百万做电视直播、随意投入公共资源扩大赛事规模,都是“小马拉松”最易出现的“富贵病”。 还有一些办赛方忽视办赛初衷,竞赛管理漏洞多。据了解,要运营A类、B类路跑赛事,运营公司内部需要至少有10个竞赛组织、医疗救助、媒体和舆情管理方面的培训班结业证书,这样的培训班一般由中国田径协会和上海体育大学不定期举办,每个人培训费用在3000元左右,加上交通、食宿、差旅等费用,对于运营公司来说,一个证投入超过6000元。有运营公司负责人表示,这让有资质的公司异常忙碌,即便有规定不允许连续一个公司在两周内运营两场A类赛事,然而同一周办两三场不同级别路跑赛事的情况并不鲜见。事实上,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路跑赛事在交通、领物、补给等环节屡屡出现问题,这折射出人才培养跟不上赛事发展速度,竞赛管理难免出现问题。 此外,还有一些业内人士反映,路跑赛事临时建筑也存在安全隐患。按照规定,赛事建筑应该经过当地住建部门检测,才能投入使用。但很多办赛公司为了省钱,不会邀请住建部门检测,这对路跑赛事涉赛人员的健康权益也构成损害风险。 应因地制宜 2023年10月18日,中国田协发布《中国田径协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路跑赛事竞赛组织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路跑赛事的主办、承办、协办单位切实履行责任,确保赛事安全进行;要求赛事组委会严密制定方案,规范应变、排除隐患;路跑运营公司充实人员、加强培训,不得承接与自身运营能力不符的赛事。2024年7月2日,中国田协发布《路跑赛事起终点管理规范》,对路跑赛事组织工作中的起终点管理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和修订。 路跑规范因时而变、与时俱进,标志着服务于我国路跑运动发展的规章制度建设逐渐迈入“快车道”。 一年700多场路跑赛事到底多不多?武汉汉马体育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包波、无锡汇跑体育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长征等都认为,对当下马拉松赛事的评判,应该从质量着手,而非数量。如果比赛质量能够提升,比赛也可以多多益善,但每个城市应根据现有条件举办具有各自特色的马拉松。 首先,应鼓励逐步推进规范市场化运营。近年来,各地办赛招标额有下降趋势,中部一家马拉松运营商透露,今年放弃了一个四线城市的比赛,“财政预算从去年的500万元降到200万元,对我们是亏本的买卖。”李长征直言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办马拉松,“交给市场是最好的,活不下去的就会自然消亡。” 其次,政府不宜无限兜底。客观来说,举办马拉松赛事不可能没有政府的参与,但多位受访人士认为,政府如果无限兜底,对行业有害无利。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王相飞认为,马拉松是把双刃剑,需要把经济效益放大,同时把对城市的影响降到最小。无锡市体育局局长陈奕说,政府和赛事公司一定要认清各自定位,各司其职,合力把事情做好。 有专家坦言,“虽然很多城市最近都成功举办了路跑赛事,但动辄超过1万甚至2万人的参赛规模,还是超出了这些三四线城市的赛事承载能力”。专家建议各级政府本着对跑者健康和生命负责的态度,适当控制路跑赛事参赛人数的规模,重点做好沿途补给点的供应和完赛点的服务工作,敦促运营企业着力在上述两方面加大投入,提升跑者的参赛体验。 最后,要理性看待赛事经济。近年来,随着各地发展经济和城市加快“国际化”的需求,包括路跑在内的各类体育赛事蓬勃发展,王相飞等专家认为,城市马拉松一定要做出城市特点来,而赛事经济不是只有马拉松这一条“独木桥”,更重要的是要结合自身城市特色,与城市发展相适配。如果城市实在不适合举办马拉松,也可以举办其他更适合的赛事,重要的是能做出特色、做出品牌。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姚友明 王恒志 乐文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直播-世界杯-景点赛事-中超看点_热门赛事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
首位中国车手!叶一飞问鼎勒芒!
下一篇:
王霜:以这次亚冠为起点,未来国内国际赛事都打出不服输精神
wanwei2025
V
管理员
文章 20371 篇
|
评论 0 次
最新文章
穆古鲁扎当选WTA六月最佳 温网折桂力压捷克双姝
07/10
全英赛林丹逆转胜携李宗伟进四强 女单全军覆没
07/10
林丹恐将无缘世锦赛 想参赛需中国羽联特殊安排
07/10
范可新摔出赛道 中国短道速滑世界杯女子500米失守
07/10
女排土超第6轮前瞻:朱婷PK三叉戟 客战世俱冠军
07/10
最近发表
自信卫冕金腰带 邹市明:必须让它留在中国
欧战下周所有赛事推迟 欧冠、欧罗巴联赛等受影响
德国联赛首位女主帅怼记者原因始末 选球员方式引关注
6日NBA直播火箭vs老鹰视频地址 魔兽战旧主
网曝宁泽涛将转会新加坡 真要与国家队彻底决裂?
前利物浦后卫遭劫匪刺伤 德比郡安德烈维斯多姆抢救中
非洲搏击勇士娶中国太太 生儿育女在香港开拳馆
谢震业19秒88什么水平 谢震业成绩刷新哪些纪录排名盘点
印尼大师赛林丹再次一轮游0-2不敌泰国新秀
武大靖:作为冬季项目运动员 我赶上一个好时代
标签列表
马尔什么
(9)
马尔er
(12)
继科趴视频
(16)
继科是什么意思
(18)
炳添是哪里人
(11)
马尔马尔
(11)
2016斯诺克世界锦标赛冠军
(14)
2016斯诺克国锦赛冠军
(18)
2016斯诺克世界公开赛
(14)
2016年斯诺克世锦赛决赛第二阶段
(14)
林丹大赛
(11)
2017斯诺克大师赛冠军
(10)
2019斯诺克
(10)
2016斯诺克决赛
(15)
2017斯诺克世锦赛决赛完整版
(10)
2016年斯诺克国锦赛决赛
(10)
搜索傅园
(10)
2016年斯诺克大师赛
(14)
2017斯诺克大师赛奥沙利文vs罗伯逊
(10)
2017斯诺克国际锦标赛
(10)
2016斯诺克大师赛冠军
(10)
傅园园简历
(10)
2016年总决赛含金量
(10)
2017斯诺克大师赛决赛
(15)
2017斯诺克大师赛傅家俊vs艾伦
(11)